祁縣第四小學: 在“研”上做文章,在“質”上求突破
文|原建華
隨著2022版新課標的頒布實施,無論是從“三維目標”本位到“核心素養”本位的目標變遷,還是大單元、任務群、學科實踐教學新要求,都給教師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而受傳統知識目標教學的束縛與影響,大部分教師關注的重點仍然是學科知識點及其相應的解題訓練點,而對知識點之外的學生發展所必備的學科核心素養卻不甚了解。大部分教師都是基于學科本位,注重的是零散知識點的教學,而對跨學科、大單元、主題式學習等新教學要求卻研究甚少。面對現狀,如何強化教師對新課標核心素養目標內涵的理解與認識,如何能夠引領教師打破學科壁壘、建立共融式主題化跨學科大教研團隊,如何讓學科教師將課程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方式、多元評價有機聯動起來,構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新課堂教學模式,這都是我校在落實新課標要求過程中要著力解決的現實問題。
隨著祁縣第四小學快速發展,每年新進入學校的教師數量多,他們大多來自農村學校或是新入職教師,優點是年輕有活力、工作有熱情、接受新思想快,而短板是缺乏教學經驗?;诂F狀,如何能夠揚長避短,以共研為手段,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汲取我校先后開展的“閱讀、書寫、寫作”三位一體教學改革、“學本課堂”教學改革、“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改革、“學生核心素養”評價改革之精髓,在相互交融式課改中培養一支能快速適應新教學課改需求的年輕骨干教師隊伍,是學校必須思考和著力解決的問題。
基于以上兩個現實存在的問題,我們探索開展了“共融·共研·共享”依托大單元整體教學推進教研方式變革的教學改革實驗項目,目的就是要在“研”上做文章,在“質”上求突破。
開展這樣的實驗項目,我們主要確定了兩大實驗目標:一是形成跨學科主題式大教研團隊。以“協同教研·團隊合作”為理念,每學期各年級確定1—2個學習主題,共研跨學科學習路徑與策略,實現學科間共享研究成果,培養學生跨學科主題化學習能力。二是形成“核心素養”本位下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新模式。以落實核心素養為抓手,致力于在各學科全領域全面推進基于增值理念的課堂質效評價研究,努力打造研為支撐、學為中心、評為導向、質為根本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新模式,探索出促進教師培養、學生成長和教學質量提高的特色發展之路。
為使實驗有效開展,在日常教學科研工作中,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舉措。
一是開展主題化校本培訓。新課標實施以來,在教學過程中,從課時到單元,從部分到整體,“大單元”設計都將成為教師備課的主要方式。由零散走向關聯、由淺表走向深入、由學科本位走向跨學科學習、由脫離生活實際走向實際問題解決,這都需要教師從理念認同到課堂實施的轉變?;诖?,學校圍繞大單元教學理念,持續實施常態化校本培訓,通過“線上+線下”及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教師開展基于“核心素養”本位下大單元教學和跨學科學習的主題化新教學理念培訓。
二是開展訂單式課例研修。大單元教學課例研修是開展團隊共研、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關鍵之舉,我們每學期在新教學的行動研究中,分年級、分學科開展訂單式課例研修,從專家培訓到名師獻課,從小組集備到課堂展示,通過觀摩、分享、共研名師與小組集備課例,緊盯大單元教學主題的確定和情境、任務、學習方案的設置,不斷提升我校教師大單元教學設計水平。在共研過程中,原有的聽評課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從個別骨干教師講課、點評轉向由團隊全員參與集備、展示、研討、反思,目的就是要通過問題聚焦、任務驅動、全員參與,讓每一位教師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實踐,不斷加深對新教學理念的理解與應用,從而促進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地。
三是開展“3+1”組本教研。為了促進教師開展新教學實踐研究,我校組本教研活動實施了教研團隊“3+1”推進模式。我們以四周為一個循環——前三周,教研組教師形成行動微團隊,結合教學開展小組集備共研,第四周進行成熟課例展示。在共研過程中,各學科教研團隊先行展開集備研討,依據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形成最初“大單元”設計導學案。隨后,由教研組長和組內骨干教師組成第一方陣,帶領整個備課組進行“試水”。通過“試水”,組內教師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再思考、再設計、再實踐,在兩輪實踐、改進的基礎上形成最終導學案,然后進入課堂實踐層面。這種教研方式的變革,使得教師抱團行走,相互學習借鑒,在具有向心力的共研共生中,促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不斷走向深入。
四是開展跨學科主題教研。跨學科主題式教研是指圍繞一個主題,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境,開展跨學科共融式教學研討。它以學習主題為重要載體,以跨學科聯合教研為主要形式,是一種跨學科聯動解決實際問題,分享、積蓄理論知識和實踐智慧的教研方式。學習主題、真實情境、跨學科聯動是這一教研方式的三個核心要素。這種教研方式將教研活動指向“高、新、活、實”四個目標。“高”指教研目標指向立德樹人的高度,著力探索跨學科整體育人功能;“新”指教研內容新整合,圍繞學習主題探索課程整合、教學設計、作業設計和學業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活”指教研方式靈活多樣,主題牽動,在實際情境中開展學科間聯動教研;“實”指教研過程及效果須扎實有效,大力促進學科間教師常態化互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校教師在貫徹“大單元”整體教學新課程理念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了構建大主題、大任務、大情境背景下的教學評一體化新課堂教學模式,并匯集了相應學科課堂教學優秀導學案文本案例。我們把學科教學從“小單元”中解放出來,以更廣的視野、更高的層面建構了新的教學系統。多形式的教研活動讓每一位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在“共融、共研、共享”的氛圍中提升了專業能力。此外,學校在指向課堂教學評價量規的研究中初步形成了學生核心素養評價方案與細則文案,通過以評促改,實現了每一個學生都被看見、被激發、被成就的目標。
(作者系祁縣第四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潘麗萍
(文章摘自2024.12期)
(投稿郵箱:6349956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