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雙名計劃”助推基礎教育向縱深發展——新一期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山西推薦人選事跡綜述
本刊記者 關志強 郭維易 蘆嘯坤
日前,山西省教育廳發布《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2024—2027)培養對象推薦人 選的公示》,經各市推薦、評審,擬定劉榮艷、任艷宏等10人作為教育部“雙名計劃”人選。
據了解,實施新一期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是在2022年“雙名計劃”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名師名校長培養,旨在培養造就更多具有鮮明 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學模式、能夠引領基礎教育改革 發展的教育家型教師校長,培養為學、為事、為人示范的新時代“大先生”。《山西教育》記者在2024年教 師節來臨之際,采訪了這10位校長、教師,并將他們的事跡作了整理、呈現,以期激發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關注和支持,同時傳遞尊師重教的價值觀,促進教育環境的持續改善和發展。
劉榮艷:從知識到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從事初中教育28年,劉榮艷從一名普通教師逐漸成長為一名校長,她躬身入局、深耕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育人觀:培養有理想信念的時代新人。劉榮艷積極構建立德樹人長效機制,加強德育課程建設。她主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每個月的德育主題教育,十二個主題教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德育課程,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行系統設計和落實,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自覺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課程觀: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劉榮艷積極構建陽光課程體系,以立德樹人、核心素養、創 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課程研發與實踐的方向,努力 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 活動課程。同時,她構建了獨屬于運城市實驗中學的項目學習課程體系,以項目學習推進國家課程大單元整體教學,以項目學習推動校本課程主題化實施, 以項目學習推動實踐課程跨學科整合。
課堂觀: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本位。劉榮艷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研讀新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構建了以“項目學習推動大單元整體教學3D生態課堂”樣態。這樣的課堂樣態重新定義教師角色,讓教師成為學習活動設計者、行動研究者、學習促進者、學習管理者。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參與真實情境問題的解決的方式學習,與生活經驗相連接,開展跨學科主題探究。實現教、學、評一體化,評價伴隨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步進行,讓教學過程更具有層次性和階段性,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有了思維梯度,在教與學的動態過程中不斷反思和考量教學目標,促進了教、學、評一體化。
任艷宏:探索教育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有效融合
在過去的20年,任艷宏專注于蒙臺梭利教育的 本土化和地方文化課程研究。2002至2013年間,她 總結了“孔子思想、蒙氏教育”的幼兒教育理念,并出 版了《我的孔蒙幼兒教育觀》。2013至2024年,她致 力于幼兒園地方文化課程研究,成功立項并結題山 西省“十三五”規劃課題,獲得教學成果二等獎,并在“十四五”規劃中繼續研究。
在呂梁市八一街幼兒園擔任園長期間,任艷宏構建了“愛的教育”支撐體系。地方文化課程體系、幼兒足球課程體系、幼小銜接園本課程方案、創客課程,“四位一體”全方位推進幼兒全面快樂成長,逐步形成并豐富了“愛的教育”支撐體系。在帶領團隊不斷前行的十年中,任艷宏和她的團隊經歷了模仿、模式、創新三個階段,成功舉辦了畢業生返園慶典,反思教育工作。如今,幼兒園的整體工作已進入“全面推進教科研,鼓勵并培養骨干教師承擔課題主持人” 階段,讓教師將精力逐漸轉移到科研興園的層面。
從事教育事業30余年,任艷宏曾多次承擔公開示范活動,帶實習教師20余名,承擔15名省、市級保教能手賽前指導工作,承擔5名省、市級學科帶頭 人、骨干教師的培養指導工作。多次承擔省、市、縣級 幼兒教師業務培訓講座任務;擔任“呂梁大中小學思 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是呂梁市“雙帶頭人”黨組織書記工作室首批獲得授牌者。
雷晟:以國際化視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植根基礎教育29年,雷晟先后擔任一線班主任 8年、數學教學18年,擔任年級組長6年、政教主任 5年、副校長7年、校長11年,他將自己的青春和熱 愛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十年里,他全學科聽課1200 余節,堅信課堂是學校文化與師生狀態的縮影,把脈課堂便是把脈師生的生命狀態。積極踐行“胸懷教育 理想、追求理想教育”的理念,以信仰滋養力量、以視野拓寬渠道,凝練、完善“黨建領校、質量立校、管理固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全面推進育 人工作向縱深發展。
雷晟帶領太原第十八中學校深化推進“考、講、 賽、訓、研五位一體和教研科研雙線融合”舉措,打造科研型教師團隊,從課程設置、學生素質、教學方式 和師資力量上嚴格工作標準,提升教學質量。各學科對標課標,集體研討,反思總結交流共享,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導思一導學一導練為模塊的“三導一體”的理想課堂模式。以“多元化中學思政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為牽引,多層次主題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學校堅持從主題型、學科型、實踐型多維度開展思政探究實踐,全員思政課賽課,真正將思政常態化,推動思政教育更有深度、更有溫度。作為國家級“雙新”改革示范區課堂教學改革項目組長校,提出深度教材研讀、深度教研探究、深度課堂實踐,根據學校辦學理念和學生培養目標,構建“五維三層一體”全面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充分發揮外語教學優勢,著力推進特色強校,用國際化視野開發多元語言類課程與“一帶一路”自然融合,放眼世界文化成為思政獨特亮點。
張梅:汗水與成功共進付出與收獲同行
2017年2月14日,通過校長競聘,張梅以全區 第四名的優異成績成為大同市云岡區新勝第三小學校校長。7年來,她每天早來遲走、以校為家,在她的 辛勤付出下,校園環境變得干凈整潔,教學質量穩步 提升,學生由流失變增長。學校先后獲得了“全國青 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山西省漢字書寫特色學校”“山 西省國培基地校”等諸多榮譽。
為了打造高效課堂,張梅引領老師們大膽創新, 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課改的要求,制定了“自學、互學、展學,精講、精練——三學兩精”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了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 反思型的教師隊伍,帶領骨干教師積極參加省級和國家級課題研究,多個國家級、省級課題均已順利結題。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張梅注重抓好學生品德習慣、文明規范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節慶文化,開設 成體系的綜合實踐研學課程。
回首過往,張梅所任職的每一所學校,教育教學 質量都會有顯著提升,受到同行的認可、領導的表揚 和家長的肯定。張梅先后榮獲“大同市師德標兵”“大 同市首屆校長工作室主持人”"山西省先進教育工作 者”“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西省中小學名 校長”等諸多榮譽。
王建鋒: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作為朔州市第四實驗小學的校長,王建鋒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多措并舉加快書香校園建設,扎實落實“雙減”政策,繼續通過各種有效機制,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努力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大先生”隊伍,為師生的幸福成長奠基。圍繞“五育”并舉,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之路。優化學校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不斷豐富學校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全面提升學校品 質,爭創更具魅力的全國文明校園。
多年來,王建鋒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方向,為黨育 人、為國育才。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修養,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人生引路人。 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堅守教育使命,追求教育卓越。不斷加強教師專業發展步伐,不斷推動教育的創新和改革,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張江霞:引領語文教學新潮 培育時代英才
張江霞, 一位在小學語文教育領域深耕20余年的資深教師。她倡導并實踐“賞識教育”和“四點 導學”(導讀、導疑、導悟、導創),有效提升了學生的 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她在班級管理中實施“流線 型教育”,獨創師生成長記錄袋,促進了學生的個性 化發展。
作為教研員,張江霞主持成立了“張江霞小語工作室”,踐行“本真語文”教學理念,采用數據式、翻轉式、項目式教研方法,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小學語文教 師。她的工作室成員在省級以上教學競賽中屢獲佳 績,其本人的課題研究“小學語文‘四點導學'課堂教 學模式研究”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她曾獲得多項榮譽,如“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山 西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她以自己的 專業素養和教育情懷,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風采,是 教育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和實踐者。
李霞:立德樹人鑄教育之魂
臨汾一中第一附屬學校書記、校長李霞以其卓 越的教育理念和創新實踐,在教育界樹立了標桿。她 堅持“一心立德,一脈執中”的教育思想,致力于讓每 個孩子都能自信自勵、善做善成,成為最好的自己。
多年來,李霞一直堅守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繪藍圖、帶隊伍、做培訓、做課題,實事求是,守正創新。 她主持成立了名師工作室,讓優質教與學深入人心, 始終立足一線搞教研、抓課堂、提素養,以文化人,引 領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成為全市教育高 質量發展實踐樣板的領跑者,受到社會、家長的一致好評。她主持了多項省級以上重大教改實驗項目,如 “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特色學校創 建”的實踐研究等。此外,她還發表了多篇論文和著 作,如《注重學以致用體現一核六維四手段》《立德樹人素養立意導向教學》等,在教育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
在治校方面,李霞緊跟時代教育發展脈搏,大膽嘗試,從學校高質量發展治理體系創建到育人活動 實踐創新、從德育建設到少年培養、從課程建設到課 堂教學變革,所開展的一系列全新探索與嘗試,為全 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李彩虹:閱讀啟迪心靈教育成就未來
自1995年投身教育事業以來,李彩虹一直秉在教學實踐中,李彩虹創設了分級閱讀體系,主 持《課內外閱讀結合的研究》等課題,開設整本書閱 讀課程,強化學生閱讀期待、深化學生閱讀感悟。她 的課題研究成果“電影教育校本課程的研究”榮獲山 西省基礎教育成果獎一等獎,“全要素多平臺提升小 學生閱讀素養的實踐研究”曾榮獲山西省基礎教育 成果獎二等獎。
李彩虹不僅在教學上取得了顯著成就,在班主任管理和青年教師培養方面也展現了卓越才能。她推崇“四心”(愛心、細心、慧心、耐心)理念,推行家校育策略,構建了班級文化建設體系,通過“讀之道” 名師工作室,開展了多次整本書研討活動,培養了一 批熱愛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的種子教師。
李彩虹懷揣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思想引領、實踐 指導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上不斷努力,攜手經典,傳 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幫助學生實現全面 發展。
蘇振希:數學教育的創新先鋒 學生成長的引航燈塔
自1990年踏上教壇以來,蘇振希始終堅守在小 學數學教學的第一線,以其卓越的教學成果和對教育 事業的無限熱愛,榮獲了包括“全國優秀教師”“山西省特級教師”和“山西省教學名師”在內的多項榮譽。
蘇振希秉持“立德樹人,固本求真”的教育理念, 將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他在提升自我修養和業務水平的同時,率 先垂范,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著師生。作為平遙縣首批“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他致力于教師專業化成長,為區域內的優質均衡教育做出了顯著貢獻。
在教學改革方面,蘇振希主持了“自主、合作、探 究”課堂教學模式下的作業改革研究等省級以上重 大教改實驗項目,推動了中小學數學文化教育的實 踐研究,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
蘇振希不僅在教學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思 想引領、實踐指導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上展現了教持 著“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的教育理念, 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育家型教師的理想信念與使命擔當。他以高尚的人 格感染學生,用深厚的理論功底引導學生,成為學生 錘煉品格、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趙祁紅:培育英才開創教育新境界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趙祁紅,多年來以其 卓越的教育實踐和深厚的學術造詣,成為高中化學教學領域領軍人物。自1997年加入山大附中以來, 她一直秉承“培養終身學習者”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作為教師,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視 他們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和社會能力的發展。作為 教學副校長,她推動了多項教育改革,引入新的教學 方法和管理模式,顯著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為學校 成為山西省普通高中的領頭雁做出了重要貢獻。
趙祁紅在教育科研方面成績斐然,她的研究成果“基于慕課和翻轉課堂的化學教育類微課建設與 應用研究”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 獎。此外,她還發表了多篇論文和著作,為教育改革 和教學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趙祁紅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懷和明確的教育理 念,她堅持以教育家的精神和方法從事學校管理工作,通過思想引領、實踐指導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不僅提升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為學生的終身 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記者手記:隨著“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的持續推進,我們有幸發現并記錄了“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中一批杰出的教育工作者。 他們以深厚的專業知識、創新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學實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堅信,這些名師名校長將繼續承 載著培養新時代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以更加昂揚的 姿態,投身于教育的偉大實踐之中。他們的智慧和努 力,將不斷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向著更加高質量、更加 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責任編輯:郭維易
(投稿郵箱:564068256@qq.com)
202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