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管理規程 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文|李乃明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核心,是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的關鍵。左權縣有12所初中,劃分為宏遠、二中、思源三個聯合辦學盟區,共有在校學生5600余人。盡管聯合盟區已成立多年,但時至今日區內也沒有一所發展成為有相當區域影響力的示范初中。因此,打造一所教學管理的典范學校,進而引領全縣學校教學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2022年秋,左權宏遠學校新一屆領導團隊上任。新班子以學生和教師為中心,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致力于管理改革和創新,三個年級辦學質量連續兩年位居全縣第一。2023—2024學年,在左權縣教育局的指導下,以晉中市“121”比學趕超為契機,經校委會研究,學校決定將“學校教學管理規程及考核方案”作為校長創優突破項目,進一步科學和規范教學管理規程,趟出一條符合學校實際的、具有現代教學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進而引領全縣教學管理向規范化和科學化邁進。
學校通過實施“學校教學管理規程及考核方案”校長創優項目,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在宏遠近20年優秀的教學管理經驗基礎上銳意改革和創新,刪繁就簡、領異標新、與時俱進,迅速修訂和完善了教學管理規程和考核方案,最終以質量和品牌為檢驗標準,將教學管理方案面向全縣輻射,引領和帶動全縣教學管理和辦學質量的提升。
行政推動項目“真研發”。學校黨支部、校委會主要領導牽頭,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副校長為主要責任人,以教導和教研主任為成員的創優工作領導組,多次開展教學管理及考核實施路徑方法研討會,把準項目研究方向和研究路徑。項目起步就實現了思想統一、步調一致,確立了“不換思想就換人、不轉態度就轉崗、不適應環境就走人”的原則,為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校長親自謀劃、親自布署、親自指導、親自檢查,保證了項目實施成效。
聘任制盤活管理“新動能”。學校2023年9月份開始實行聘任制,通過按需設崗、以崗設人、競聘上崗、優化組合、雙向選擇和學校調配的規則合理配置資源。學部和班主任是聘任的主體,在教師書面申請的基礎上各學部將教師切塊進行資源配置,使得教師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建立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建立符合中小學特點的充滿生機活力的聘任制度,為實現我校教育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相應配套出臺了教師工作量化制度,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管理效能實現最大化。
師徒捆綁賦能“新教師”。為了進一步落實局長創優項目,我校將近五年參加工作的新教師確定為培養對象,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校領導高度重視,親自部署安排,成立新教師培養培訓工作領導組;每名新教師制訂三年自我發展規劃;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簽訂師徒結對協議書,每周師徒互聽一節課并做好交流反饋;教育教學理論提升學習,安排校內學科專家對新教師每月進行一次業務培訓;邀請校外專家到校指導新教師備課、課堂實踐、作業批改等常規工作,對新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答疑解惑;制定考核評比方案,包括基本功展示(硬筆書法、粉筆字)、新課標理論學習測試、學期末課堂教學競賽(一份教學設計、一個教學課件、一個教學反思)等。
課改增添管理“新活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是聚焦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落實雙減,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雙減”背景下,我們運用系統思維,制定管理標準和實施方案,構建宏遠課改新模式,讓課改撬動教育教學質量大提升。經過實踐和探索,初中部形成“456”高效課堂模式。課堂4大支柱,集體備課、學展導學、小組建設、青春綻放;課堂5個環節,情景自學、合作互學、活動展學、檢測評學、反思悟學,依據學科和課型而定,新授課小循環、復習課大循環;學展案6個指向,核心素養目標導向、概念重組單元設計、問題引領任務驅動、小組活動合作競爭、兩案合一分層原創、以生為本學會學習。經過實踐,學校教學質量大幅提升。“宏遠課改模式”形成后,成為引領全縣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面大旗,成為我校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教研釋放管理“新成效”。2023-2024學年,學校出臺推動教研工作新舉措。創新校本教研形式,打造“五化”精品教研,即校本教研主題化、校本研修特色化、課程研究融合化、備課形式組合化、備課活動精細化。在實施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加強教研常規管理,強化過程監督,深化教研教改,全力推進高效課堂建設。
常規夯實過程“新反饋”。一是做細做實備、講、批、輔、測等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做到過程監管無死角、評價多元標準化、過程公開公平化,結果應用科學化。二是依托雙減,分層優化作業布置,創新作業形式。創新檢測形式,每周進行周測,及時發現教學過程存在問題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績效激發管理“新思路”。學校每位教師每學年拿出4個月績效工資進行績效考核,從師德(10%)、考勤(10%)、工作量(20%)、教育科研和課程改革(20%)、教育教學實績(40%)五方面進行考核。績效方案堅持四個原則:堅持尊重規律、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注重實績,激勵先進、促進發展,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兼顧公平的原則;堅持向班主任、骨干教師、一線教師和成績突出的教師傾斜的原則;堅持導向性、激勵性、推進性、提高性原則。績效考核極大地激發了全體教師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
評價撬動管理“新機能”。學校本著科學、公平、務實、精細的原則,從德、能、勤、研、績五個方面,實施多元評價,注重過程考核。讓教師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教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學會學習。我們注重考核結果運用,突出考核結果在優秀和模范教師評比、星河獎學金、職稱評聘等方面的權重,突出教師將作為業務專家、優秀班主任、中層干部的后備人選重點培養,對考核不合格的,經組織甄別予以誡勉、解聘。
校長創優突破項目實施以來,學校形成了“三個1”的標志性成果。“1年時限”,項目利用一年時間,用成果驗證過程;“1合訂本”,匯集成一冊管理匯編,形成經驗性總結;“全縣第1”,項目實施年度宏遠教育教學綜合考核獲得全縣第一。接下來,我們將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教學管理改革,把教學管理作為學校改革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力爭實現學校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楊永建
(摘自2024年12期)